鯉魚潭位於埔里鎮東方郊區的橫屏山與黎頭尖東稜之冒的山坳裡,為一處天然湖泊,本地俗稱「鯉魚窟」,相傳潭名之由來,是因早昔此潭盛產鯉魚而得名。潭的周邊約一仟三百公尺,面積18.65公頃,整個潭面的面積為二十甲,潭水長年澈碧綠。潭中有一道柳堤,將潭面分隔為二,而柳堤的築建相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為了養殖魚類加築之堤。

台灣光復後,鯉魚潭歸屬國有財產,交由埔里鎮農會承管經營,曾大量養殖鯁、鰱、鯽魚類。後由林務局規劃重整,將堤上兩側種植垂柳,讓微風輕吹時搖曳生姿。漫步走過兩堤岸小拱橋。對面之山徑可直通虎頭山及地理中心碑,潭周圍有環湖步道,清晨、黃昏間步漫遊其間,頗有曲徑通幽之趣。潭岸之湖濱涼亭,水色山光盡收眼底,呼吸著花木散出的淡淡香氣,享受清風徐來,暑氣盡消。堤右稱為北潭,現由縣政府發包民間業者興建水上旅社,並有水上腳踏車及天鵝船等供遊客租用;堤左為南潭,風景仿若中國西湖,故有「小西湖」之稱。

而在於鯉魚潭周圍之七大名穴也是風水地理難得一見的景觀,其地理位址奇佳,而位於潭中有七大穴位分別為鯉魚穴、蝙蝠穴、鷹穴、龜穴、龍穴、蜈蚣穴與蝦穴,主穴就是鯉魚穴,故稱鯉魚潭,其中每一個穴點都有著不同之傳說,成為當地人口耳相傳之一項特色。


● 攝影:葉瑞其(2007.07.22)